第3165章 联合出兵大宋(3/4)
若遭大败,制定作战方案的人必担首要责任,他们不愿成为替罪羊。
然而,又不能后退,此时除了表态誓死效忠、追随两位皇帝外,不敢多言,生怕日后担责。
金国将领徒单合喜和刘萼这次跟随完颜亮出征大宋,一直是被动挨打。在幽州折损了一万多人。在采石矶又损失了一万人,甚至未与宋军直接交锋,就被宋军的投石机和远程火箭消灭了两万人。
这份苦楚和憋屈一直闷在两人心里,作为战将,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早就想打一仗找回颜面。
因此,在得知要攻打大宋的消息后,他们便开始在心中谋划。与其说是来与那些他们看不上眼的西夏将领讨论联合出兵的问题,倒不如说他们是来部署战略计划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当两人看见这一众西夏将领都不愿提出具体作战思路后,便直接提出了他们的方案:
大军经过兴庆府向南推进至靠近大宋的两国边境,再纵深进攻,目标直指大宋的天府之国——蜀地。
夺取蜀地作为根据地,再顺长江而下,便能突破长江天堑的防守,届时左右皆可进攻。
这一作战思路与后世元朝破南宋的策略如出一辙。
应该说,从总体思路上看,这一方案是符合实际的,且并不急躁。而且,从这一方向进攻,是西夏军队与大宋多年交战的主战场,西夏军对此地作战非常熟悉,容易取得战果。
此外,从这里进攻还能切断大宋陇右都护府的通道,将大宋本土与中亚海外疆土的陆地联系完全切断,为下一步各个击破奠定基础。
当他们的作战计划提出后,自然得到了西夏将领的一致称赞,认为此方案绝妙,完全可以实施。
于是,方案就此定下。夏仁宗当然不会提出反对意见,而任得敬自始至终只是附和,未提出任何异议。
方案确定后,徒单合喜和刘萼便返回金军大营,向皇帝完颜亮禀报。
夏仁宗则疲惫地回到他的皇帝行营帐篷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