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拍卖(上)(2/3)
过英国人所支付的金额,这简直就是半卖半送。但在当时丹麦无法找到其他买家,就连法国人也不敢接这个盘,毕竟论在亚洲的实力就算是列强加在一起也不够英国打的。不过由于历史的改变,此时奥地利、荷兰、法国三家都对丹麦人的殖民地展现出了兴趣。奥地利需要一个在印度的中转站,虽然此时弗兰茨通过贿赂、收买、扶植代理人等手段在英国的印度殖民地混得风生水起,但是谁也无法保证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下去,毕竟无论是狮子,还是大象总有睡醒的那一天。而且被英国人恶心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反击了,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禁脔也是它最痛的点。实际上此时的锡克战争并不是像他们认为的那样是一场策划已久的战争,而是由弗兰茨推动的一场战争。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削弱英国,还有就是让其无暇顾及其他,毕竟虎口拔牙这种事情弗兰茨可不想做,除非那只老虎被打懵了想不起反击。荷兰除了卡罗林的助攻以外,在吞并了弗莱芒地区和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之后国力得到了大大增强。至少国王的力量和影响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再加上与奥地利的盟友关系让荷兰与东南亚的联系大大加强。在这些刺激下“商人王”迫切想拿回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好恢复海上马车夫的昔日荣光。而法国人除了想要扩张自己在东南亚的地盘,他们也受够了英国人的盘剥和勒索。当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路易·菲利普想要凑热闹。没错,比起扩张在东南亚的地盘和摆脱英国人的束缚,他更想知道奥地利想要做什么并且分一杯羹。实际上为了防止法国人东山再起,英国在东南亚地区对前者限制得非常死。当然,对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其他国家也一样。毕竟没有任何一个霸主愿意出让自己手中的利益,英国本质上还是希望能独霸远东地区和印度次大陆的。而历史上这一时期西方列强的手确实很难伸到这些地方,只不过此时又有新的变化。先是奥地利用几百人征服了真腊,之后又是荷兰和西班牙的本土得到了增强继而加强对东南亚的殖民。然后是路易·菲利普的野心膨胀让法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得到加强。反观英国在国际事务上频频受挫,那种不可战胜的威压被大大削减。外交上虽然欧洲依然处于分裂状态,但是却形成了很多相对稳定的小团体,这让英国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军事上的损失同样致命,无论近东危机中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