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一生征战的武安君(2/4)
克,
得百姓安计。
至此,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
不久后,白起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因此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然而,冯亭不愿降秦,转而降赵,而他这个决策也成了之后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之后秦赵两军形成对峙局面,战争持续三年,秦军损兵折将。
随后,秦国散布廉颇老矣,不足为用的谣言,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奉赵王之令顶替老将廉颇。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
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赵括,白起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
数月之后,白起利用地形将整支赵军困住。
为了稳住军心,赵括连杀八名都尉,并且命令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壁垒,却始终不得突围。
同一时间,白起派奇兵从两翼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
之后,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构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
一个多月后,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最后却被秦军射杀。
至此,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
在赵兵投降后,白起认为赵兵反复无常,于是使计把赵国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后,白起上书秦昭襄王乘胜灭赵。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