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开学(1/4)
其实无论以往上大学还是现在,校园内都少不了学生家长带着孩子一块到校报道的场景。每到这时,家长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俨然成了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最好面子的18、9岁孩子总是渴望独立,其实很难接受让自己父母在同龄人面前帮自己打点一切。却总是无法说服不放心的父母,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家长身后。放在以往,凃夫大概也希望能独自前来。可经历两世为人的心态对当初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逐步理解身为父母想放手却又不放心的纠结心理。伊森叔叔恰到好处的止步是一名合格家长的做法,因为不放心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将他送上路,没有送最后一截路程是希望凃夫能自己走。既然后方是他自己挑的路,那么不管遇到什么都应该自己走下去。看到周围不少学生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拖着巨大行李箱的凃夫并没有因为所谓的独立而生出自豪感。他现在唯一的感觉便是……行李箱真重。如若不是成为超凡者后对身体素质的极大改善,这会儿他甚至不一定能拿得动这一箱“沉重的爱”。“你好,新生报道。”终于,向门口的安保大叔递过录取通知书后,在对方的指点下凃夫穿过了一栋红粉高楼才得以见到所谓的新生报到处。此刻这里的人数三三两两,每个学院都树立起牌子由一伙学生负责接待新生。招录处并不见有多少人员,合计密大在本届拜亚的高等选拔总共只招收一千人,而在北大陆其他各国的招生名额才是五百人。全部加一块的人数也不算多,因为这座大学四个年级的总人数也不过才6、7000。将这些学生平均分配到五个学院,每年级的一门专业不过才3、40号人,冷门些的专业更是只有几个学生。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报考高校的严苛要求和家庭情况的考量,哪怕北大陆各国合计一块的所有考生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三十万人,远不及他经历过的高考覆盖面广。哥廷哈根两座顶级高校人数被控制在3000左右,别看人数不多但这些学生最差都是中产阶级的后代,从小便经受优秀的教育资源投入,走的路线自然是少而精,是名副其实的精英教育模式。也不难理解一旦毕业后,这些人才都会成为王国各领域的精锐,继承了家里的资产和人脉后继续让家族发扬光大。所以,有钱的人只会越有钱,穷苦人家的孩子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费了些劲绕路过来,凃夫才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