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畅游小说> 其他类型> 晚唐浮生> 第七十章 加班(3/7)

第七十章 加班(3/7)

反对意见,认为「大抵作者,自魏已前,多效「三史',从晋已降,喜学五经。」 

 也就是说,写历史的人不太行了,已经不是社会顶级学者。后来那些史书,除个别外,「文浅而易摸」,不如三史水平高。 

 唐人认为,三史之中,散佚之前的《东观汉记》水平最高。散佚之后,此书退出三史排名,这时以《汉书》成就最高,《后汉书》其次,《史记》水平最差。 

 但邵树德觉

    得,史书忠实记录就行,文学水平固然要有,但并不是重点。唐代杀青了一大批史书,但都没纳入考试范围,有些可惜了。 

 「三史科考试,《晋书》、《宋书》及南北朝史书、《隋书》等皆纳入考试,《唐书》尚未修撰完毕,暂先不考。」邵树德说道:「三百道墨义如故,另加策论五条。」 

 三史科考试的题目是三百道,数量惊人。且全是墨义,即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要展开讲,考的其实是史书批注之类的内容。 

 邵树德看史书也喜欢写批注,但他不好意思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出来,毕竟是一家之言,而且诸多白话。过阵子可以让宫中才女们润色一番,然后出一本书。但纳入考试,还是算了吧。 

 他固然认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比其他人高,但毕竟一家之言,认真来讲,你真这么自信吗?况且这种行为本身也不合适,等于强行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别人,扼杀了其他思想,不好。 

 三史科的考生理论上可以担任地方父母官,但一般在史馆工作。不过史馆、弘文馆之类的机构,自己也培养史学生,并不全靠科举,选拔途径比较多。 

 说完三史科,还有明算科等。 

 「明算科考试,自唐末以来,应者寥寥。」赵光逢说道:「建极九年三月明算科考试,只录得一人。」邵树德叹了口气。 

 明算科考试,其实主要是社会考生,即「野生」数学家。他们多是家传或师徒传承,教材有些落伍了,因为如今的明算科考试,加了很多几何内容,他们不会做也情有可原。 

 《几何》这本书曾经得过夏王赏,也是公开出版的,且各州都有数学博士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