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畅游小说> 其他类型> 晚唐浮生> 第十一章 移民(4/6)

第十一章 移民(4/6)

威望,殿下谨记。”

    邵嗣武点了点头。

    “圣人那边,一定要多去,多问安。你是儿子,儿子孝顺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圣人老了,他格外看重亲情,多走动只会有好处,不会坏事的。”刘勉又叮嘱道。

    “得先生相助,大事济矣。”邵嗣武在马背上转过身来,恭敬行了一礼。

    刘勉侧身避过,微微叹息。

    赵王的这番做派,让他想到了当年的朱友裕。世事无常,沧海桑田,这次他不能再失败了……

    ******

    高昌城外,最早抵达的工匠们已经搭起了炉子,叮叮当当敲成一片。

    《北史》上提及高昌有磁铁,故打制出来的镔铁刀具质量上乘。

    姑且不论镔铁刀与磁铁的关系大不大,但高昌的冶铁业比较繁荣也是事实。最早一批中原工匠抵达后,立刻给他们送了地,还尽是靠近井渠的好地——高昌从来不缺地,只缺水,有井渠灌溉的土地,从来都价值不菲。

    随后,朝廷征发役徒给他们修建了房屋,支起炉子,开始打制各类铁器。

    冶铁所需的燃料暂时仍然是木炭,与高昌本地铁匠一样。

    考虑到这边干旱的自然环境,伐木需要到北边的山上,路途相对较远,成本较高。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要换成煤炭。

    邵树德听高昌本地人传闻,有些山上经常着火,山洞冒出浓烟,派人去查探一番后,才确定是煤炭自燃。

    这说明本地是有一定规模煤矿的,这就解决了来源问题。

    当然,目前大夏使用煤炭冶铁打制兵器的,只有修武一地,其他地方仍然使用木炭,以确保质量。

    时至今日,在邵树德的反复说教下,工匠们虽然无法证明,但已经渐渐相信是煤炭中蕴含的杂质影响炼铁了。并且,侧面的证据也不是没有,比如冒黄烟等等,只不过没有决定性证据罢了。

    在这种事上,邵树德不愿多说,因为他也没有证据。

    多年以来,他一直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要求人们用严谨的态度来看待事物,尽量使用逻辑思维。没有证据的事情,便不能完全采信,哪怕看起来很像真的。

    当年魏家的铁匠提出煤炭杂质影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