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风(4/5)
财色名权,只要不是真的无欲无求,总有一款适合你。
“东西二京尽矣、善矣,就是不知道诸藩镇辖区如何,怕是不太像样吧。”邵明义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
“殿下有所不知。”段义宗冷哼一声,道:“敝国虽小,却没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即便是荒郊野岭,也下了大力气整饬。”
“滇池、洱海以稻麦豆子种植为主,向称粮仓。但其他地方也不差。”
“南诏立国之时,只有哀牢人居住的永昌镇有蚕桑,但百余年后,各地都有大片柘林。村邑人家柘林多者达数顷,耸干数丈。历次攻入剑南,皆掳掠工男巧女而回,发往各地,故也能织造更为精致的绫罗。”
“等等!”邵明义打断了段义宗的话,问道:“便是南边的
通海、银生、丽水、永昌等地,亦有柘林么?”
“当然。”段义宗说道:“其实,那边更适合柘树生长。银生城(景东)柘林之多,国中罕见,惜当地百姓不通教化,养蚕的少。老夫一直想着手解决的,可惜没机会了。”
“原来如此,受教了。”邵明义行了一礼。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没想到在很多人眼里遍地山林的银生镇,居然多柘树,这是他没想到的。
“银生镇南部,可也有柘林?”邵明义又问道。
段义宗摇了摇头,道:“老夫年轻时去过那边几次。山重岭复,可农耕之地极少。很多地方草来未辟,瘴疠袭人。百姓不事农桑,或收薏以充粮……”
?孤独麦客
“何为薏以?”邵明义虚心求教。
段义宗皱了皱眉,似乎不知道怎么形容,半晌后说道:“一种野谷,收之暴干,细春其仁,炊为饭粥。无食器,以芭蕉叶盛之。”
“当地百姓亦善用竹弓,入深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
“其地亦不产布帛,多女少男,皆跣足,无衣服,惟取木皮以蔽形。”
“有时候入山林采拾虫、鱼、菜、螺蚬等,归啖食之。”
邵明义听得目瞪口呆,这他妈不是野人?
段义宗很理解地看了他一眼,道:“一百六十年前,南诏初立时,东京很多地方就是这般模样。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