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皇庄(3/5)
。
这些孩子长成后,就与禁军中的武学生军官和六宫奴部一样,相对而言,在忠心方面是非常不错的。
“当当当——”击钲声响起。
储仲业突然吓了一跳,下意识以为这是在战场上。
少年们听到钲声,立刻停下手里动作,分火、队集结完毕,立于草地之上。
“储府丞。”远处走来数人,为首一人躬身行礼道。
“你是……”储仲业见此人顶盔掼甲,一副武人打扮,
迟疑问道。
“内务府虞候司虞候周知裕,参见府丞。”周知裕再行一礼,道。
与营田署一样,虞候司也是内务府下辖的一级行政机构。
前者长官曰令,正七品下。后者长官曰都虞候,正七品上。
都虞候之下,还有虞候数员,正八品上——员额不定,随时增减。
储仲业这才想起来,这位周知裕曾是李嗣本帐下捉生军小校,随主将投降,辗转一番,居然被收到内务府里面了。
“周虞候。”储仲业回了一礼,问道:“可是来操练儿郎?”
“不全是。”周知裕答道:“少年人筋骨柔弱,不可长时间干重活,也不可长时间操练器械。今日来教他们辨识金鼓旗号。”
这就是军事教育了,和武学有点像。
邵树德开办武学多年矣,培养学生无数。天雄军是一支完全武学化的队伍,除了因自身勇勐而拔于行伍的军官外,其余各级,下到队正、队副,上到十将、指挥、虞候,几乎都是武学生。
武学生的勇勐不用多说。当初淝水之战,以少击多,打得朱延寿倾尽心血练就的队伍大败亏输,多员武学生将领战死当场,且伤口全在正面,宁无一人逃跑。
天雄军之外,各军也多有武学生军官,或多或少罢了。
不然的话,即便贵为大夏禁军的缔造者,撑死了让他们不乱,不可能这般如臂使指的。
武学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为每年都有毕业的,还经常有新武学开办。时间越往后,武学生群体就越庞大,邵树德很喜欢做这种“做时间的朋友”之类的投资。
“这么小就学战阵知识。”储仲业微微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