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畅游小说> 其他类型> 晚唐浮生> 第七十五章 送上门的功劳(3/5)

第七十五章 送上门的功劳(3/5)

接让耶律滑哥带路。

    这并不是说赫连隽有多么信任耶律滑哥。事实上他之前也隐隐听闻有这么一条路存在,即出临渝关后,沿着海岸线一路东行,可直抵大辽水。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那边全是滩涂沼泽,根本无法通车辆。从前唐在辽地设置的城镇就可以看出来,出临渝关之后,沿海这片完全是一片空白。

    唐代的营州,其主要人口区域也在北部,驿道同样不经过沿海——出临渝关后,沿海走一段,然后北上,沿

    着白狼水(大凌河)河谷穿行,至白狼口、白狼戍,接着再往东北方向行,直抵营州。

    甚至于,你都不需要出临渝关,可以从其他隘口东行,直接拐上驿道。严格意义上来讲,临渝关并不当大道,之所以在此修关城,实在是这个豁口太大了,必须得挡住。

    但时移世易,两百年过去了,沿海这一片竟然陆陆续续淤出了不少土地,沼泽退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通行的难度大大降低。虽然因为缺乏驿道,没法走马车,但过人和牲畜却没有问题。

    耶律滑哥深知这一点,故主动献计。

    赫连隽本就隐约听闻过,又找人印证了一番了,认为这个消息属实的可能性极大。在请示李存孝之后,决定率部东行——出发的除了侍卫亲军万人外,还有万余蕃部丁壮,赶着牛羊跟在后面。

    也就是说,此时的营州战场之上,夏军是兵分两路,一路从白狼戍出发,由李存孝亲领,觅地设伏;一路由赫连隽统率,沿海岸前行,迂回绕至敌军后方。

    方略是李存孝定下的,大体上没有问题,赫连隽虽然不满他归这个降将指挥,但也认可这个作战思路。

    古来征战,进攻一方如果暴露了作战意图,让对面知晓,本身就已经输了一半。

    传闻前唐太宗李世民,探查敌营时远远嗅到了一股煮肉的香味,他当即判断,敌军要发起进攻了,于是回去做好准备,大败贼人。

    赫连隽不知道这个传闻的真假,但意思是没错的。路就那么一条,如果你突袭而至,我可能还来不及准备。但这回他们已经召集了各部丁壮,做好了战斗动员,可谓万事俱备,只欠贼人来攻了。

    夕阳西下,庞大的队伍迤逦前行,消失在了茫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