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畅游小说> 其他类型> 晚唐浮生> 第三十九章 办法(2/8)

第三十九章 办法(2/8)

   “大帅欲将诸宫部属迁往西奚旧地,也是为了可以随时出巡吧?”杨爚道。

    “君知此时风气。”邵树德说了一句,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下去了。

    杨爚不是穿越客,不知道五代的存在。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存在真的是偶然吗?

    如果赵匡胤早生个几十年,且还让他篡权成功,他能杯酒释兵权吗?做梦!

    武夫们还没杀够!还没杀到自己都怕!还没杀到全国各阶层对他们喊打喊杀!

    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考虑当时的社会风气。

    这时的社会风气就是杀杀杀,我管你天王老子,兵强马壮者为天子。你让我不爽,我就造反,杀他个天翻地覆。

    从北朝开始,造反、篡位者不知凡几。

    这不是后世理学大兴、皇权稳固的年代。

    国朝宰相行礼,皇帝也要回礼,双方坐而论道,有茶水伺候。

    北宋时宰相已经没座位了,并开始出现“大人”这个谄媚的称呼。

    到了明清,大臣的地位更低,甚至要跪拜皇帝,“大人”这种称呼开始泛滥,人格上已经是低人一等了。

    这是两种社会风气,两种社会形态。

    邵树德在晚唐浮沉这么多年,他可以肯定,若他没能统一天下,类似五代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是肯定避免不了的。

    人人都是野心家,人人都想篡位造反,人人都是——呃,曹贼。

    非得经历残酷的五代,社会风气才能得到扭转。

    即便是大杀四方的雄主,也得为权力能够顺利交接而庆幸。如果雄主寿命不长,那可就危险了。

    即便寿命长,如果他想削藩,想收权,曾经忠心耿耿跟着他打天下的老部下也会离心离德。

    赵匡胤,其实是站在前人披荆斩棘的基础上完成最后一击。

    朱全忠削藩,逼反老将,后梁二世而亡。

    李存勖削藩,离心离德,兴教门变生肘腋。

    邵树德将来若想削藩,会得到大伙的支持吗?会不会有野心家冒头,趁机鼓噪作乱?

    他不敢把自己想得比所有人都厉害。

    他需要一个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