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万事皆有缘由【4K】(4/5)
看来天子都需要敬父,更何况皇后呢?汉高祖当年已是天子,然而面见父亲时尚且跪拜见礼,窦太后难道比汉高祖还尊贵?所以在卢植看来,郑玄的折中亦是一种无礼。父就是父,子就是子,无论公私场合都不应该父拜子!最妙的是卢植还是用郑玄自己的《三礼注》来反驳他。故此当卢植话音一落,郑玄顿时哑然。片刻之后,郑玄方才无奈一笑道:“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卢植闻言立刻回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也!”此言一出,刚才还剑拔弩张的两人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见此情形,在角落里听的正爽的魏哲顿时一脸懵逼。戏志才见状当即笑着在一旁解释小声道:“当年大儒何休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篇雄文,康成公不认可,便写了《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三篇文章批判,并且用得全是何休自己的论点来反驳他的结论!”“是故当年何休读完之后便当场感慨: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听到这里,魏哲这才哑然失笑。还真是,难怪郑玄会如此感慨,难怪卢植会如此回答!这些个文人典故若不是有人指点,魏哲还真不知他们在搞什么鬼。而当魏哲在庭院中与戏志才闲聊时,院子外面则早就炸开了锅。外面的学子可没有魏哲的优势,可以直接呆在院子里吃瓜。不敢进来的他们只能小心翼翼的趴着墙头,侧耳倾听两者的辩经,不时还会有人讲两人的言语记录下来往后传阅。是故卢植与郑玄虽然说的飞快,但外面的士子此刻才刚刚看完开头呢。不过对于二者谈论的话题,外间的士子倒是一点没有惊讶。别说是窦太后了,当下若皇帝做得不对都常常被士人讽议无礼。像郑玄于卢植今天这个尺度还真算不上什么。然而两人的话题却引起了外界学子、士人的引论。要知道在本朝“君权”与“父权”一直都是士人争论的话题。君父之辩与华夷之辩、义利之辩一样,早就有过无数次讨论。并且古文经学内部,对“君权”与“父权”谁重也一直没有统一看法。从王莽时期一直吵到了现在,并且愈演愈烈。典型的例子是许慎《五经异义》和《白虎通》对于伍子胥复仇正当性的辩驳。许慎认为伍子胥不可复仇,而《白虎通》认为子报父仇是天经地义。可见在纯粹的经义层面,为君还是为父,一直个争议点。眼下被卢植与郑玄又重新挑起了这个话题,外间的人群自然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