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畅游小说> 历史军事> 汉官> 第5章:先难后易(3/4)

第5章:先难后易(3/4)

的承诺才能真正兑现。不过话又说回来,凡事皆有利有弊。冀州黔首是高兴了,但这场度田风波中冀州士族豪强却损失惨重。虽然破家灭门的不多,可举族被流放五原、云中等边郡的宗族却有不少。就算是中山甄氏这样的关系户,在这场风波中都不免元气大伤。甚至在冀州度田的过程中,中山甄氏还是最早被处理的那一批大族。这不是幕府众臣狗胆包天,也不是屯田司和中山甄嬛氏有什么宿怨,反而是魏哲特意嘱咐的。话说建武十五年,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后也曾经开展全国度田。然而早前打天下的时候有多取巧,刘秀这次度田就有艰难。毕竟谁能心甘情愿被革命呢?在从洛阳运回兰台秘藏等古籍孤本之后,魏哲曾看到了不少未曾纳入《东观汉记》中的秘闻。倒不是蔡邕等编撰者怀疑那些史料的真实性,而是不方便公之于众。比如建武十五年,大司徒韩歆被冤杀;建武十六年,继任大司徒欧阳歙死于狱中;建武二十年,大司徒戴涉又获罪下狱,死于狱中。接连三任三公都不得善终,这背后的根由就在于度田。这其中大司徒欧阳歙本为在野儒宗,但最后却因贪污被处死。看似和度田无关,可实际上他背后站着的却是河北世家。当然,欧阳歙落到这个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谁让他贪污呢。但戴涉的死就比较牵强了,因为他所举荐的人犯罪了,按例只是识人不明。除非关系到那种十恶不赦的造反大案,否则最多也就是罢职流放罢了。但刘秀本却没有宽容戴涉,直接赐死。而最冤枉的则要属韩歆了,因为他屡屡劝谏,直言不讳,让刘秀十分不快。结果刘秀竟然将他和他的儿子赐死,甚至将劝阻的鲍永贬官。如此种种暴虐过激的举动,与曾经那个英明神武的刘秀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不是刘秀忽然性情大变,志得意满,而是他试图用杀戮震慑住那些地方豪强。但可惜这种办法并没有什么用处,“度田”一开始,各地豪强势力立刻以利诱和威逼的手段,迫使地方官员与他们勾结,并且采取隐瞒的手段,让“度田”虚有其表。刘秀在洛阳看到的奏疏都是各种光鲜亮丽,可实际上水分却大的惊人。结果就因为“度田不实”,刘秀又杀了十几位地方太守。但他前脚杀了办事不利的官员,后面地方便出现了大量“盗贼”。一时间全国豪强闻风而动,仿佛转眼就要再次出现新朝末年的场景!于是面对逐渐失控的局面,刘秀最终妥协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