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兵、匪的灵活标准【4.3K】(1/5)
魏哲进入邺城的第一次会议,对冀州降臣的触动很大。以往他们只听说过魏哲的名声,却从未面对面与他打过交道。因而方一接触,众人心中便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这与礼贤下士的袁绍截然不同,甚至与同为幽州豪杰的公孙瓒也大相径庭。别看公孙瓒在战场上暴戾凶残,可当初他在冀州的表现却让不少士人颇为赞许。因为公孙瓒只在乎粮草物资,在地方权利方面十分大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彼时他占领冀州诸郡后直接任由地方豪强坐大。公孙瓒或许没有听说过包税制,但他当初在冀州施行的政策却与此别无二致。若不是釜水一战公孙瓒直接战死当场,袁绍想赢还真没那么容易。相比之下,同样出自幽州的魏哲却给众人另一番感受。“霸道!”辛府书房,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给出如此评价。闻听此言,室内的荀谌、辛毗两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辛毗更是忍不住轻叹道:“王道不兴,霸道当世,为之奈何!”话说当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其实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只不过邺城幕府之中颍川士人的势力已经够大了,袁绍也需要给冀州士人留下一定的空间,故此辛毗一直名声不显,未受重用。可即便如此,辛毗也没有想过离开冀州投靠曹操或袁术。辛毗始终觉得袁绍才是明主,余者终究不过尔尔。或许是因为太过看好,这才导致袁绍幕府之中的争权夺利格外严重。各方下注,自然也就有各方争夺。不过现在袁绍败亡,魏哲马上也要享受这等待遇了。比如此刻荀谌便没有被个人情绪左右,而是沉声道:“魏公威固然霸道,但此人确为世之枭雄,可左右天下局势。”“而今此人既然占据河北,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好,我等还是要早做准备。”见他这么一说,对面的辛评沉吟片刻后也点了点头。随即他不无遗憾的抚须而叹道:“可惜郭公则死于沮授那厮之手,不然我辈又能多一分力。”虽然沮授从始至终并未加入袁绍幕府,但这并不妨碍辛评等人厌恶他。原因无他,皆因沮授乃冀州士人尔!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冀州易主,辛评等人心中的头号对手自然也就换人了。只见辛毗如数家珍道:“这几日我都打听清楚了,魏氏麾下以青州人势力最盛,其次方为幽州人。”“不过这几年冀州士人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光两千石之官便有数位。”“其中耿武任中山相,沮授为渤海太守,崔琰居太原太守,田丰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