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战场无处不在【4K】(2/5)
过今日一见,袁绍心中战意反而越发坚定了。要知道他今年已经四十有二,自称一句老夫都不为过。但魏哲却不过而立之年,甚至望之依旧如青年俊秀一般。有那么一瞬间,袁绍心中甚至生出了一丝羡慕。出身四世三公的他,平生头一次这么羡慕一个寒门子弟。不为其他,只因魏哲依旧风华正茂!这让袁绍非常羡慕,同时也让他由衷的感到恐惧。没办法,岁月如刀,非人力可以扭转。若是这次他不能在信都城下将魏哲杀死,令他逃回幽州,那么假以时日魏哲熬都能熬死他。届时袁绍不敢想象自家子嗣如何才能打败这样的强敌。与此同时,魏军大营。回到帅帐后魏哲亦是忍不住感慨道:“袁绍战意颇盛呐!”魏哲必须承认,此前他确实有些小看袁绍。但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观之,袁绍并非曹操在史书中描述的那么不堪。至少信都上下的袁军气势严整,军心稳固,战意昂扬。有这样的军队在,也难怪太史慈先前打得那般艰难。想到这里,魏哲负手踱步片刻之后,忽然看向一旁的太史慈。“子义,说说你的看法。”太史慈闻言也不客气,当即介绍了一下这段时间在信都城的经历。从他初率大军抵达信都城,到审配、颜良如何应对,以及袁绍最后发兵来援都细细讲述了一遍。有些信息心中不好说,但魏哲当面太史慈自然不会隐瞒。最后只见太史慈面色严肃的认真道:“审配有帅才,颜良有将胆,此二人配合颇为默契,乃袁军中坚也。”“另外袁绍麾下有支精锐,唤作‘大戟士’,约三千人,皆手执大戟、巨盾,身披重甲,步战攻坚势不可挡,乃是一等一的军中虎贲,非寻常猛士悍卒可比。”“此外袁绍后军有支射声营,中有强弩万张,材官俱是经年老卒,亦颇为棘手。”冀州终究是河北膏腴之地,积累终究非幽州这样的苦寒边地可比的。就比如说工匠这一项,冀州的数量可能就是周边几州数量之和。因为工匠属于脱产人群,每多一个专业工匠都是需要相应的农户供养的。没有足够的粮草产出,纵然把少府名下的能工巧匠全都抢走,地方上也养不起那么多不务农事的工匠。而这些底蕴最直观的外在表现,便是刀兵铠甲、弓弩箭矢的产出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冀州的工业生产力远强于大汉其他州郡。这便是冀州为什么被称为帝王之基的缘故。故此魏哲听罢虽然有些皱眉,却没有太过惊讶。“既如此,明日先攻一阵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