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小人物,大历史【4.6K】【二合一】(1/6)
初平三年的下半年,算是北方大地难得的太平岁月了。魏军治下除了青州隔三差五的剿匪平乱之外,基本上无战事发生。冀州亦是如此,袁绍似乎也在养精蓄锐,准备来年再战。不过这也不奇怪,袁绍用屁股想也能猜到魏哲必然会报复。是故在七月之后,邺城便偏偏传出消息。先是袁绍长子袁潭迎娶赵国李氏嫡女为妻,随后袁绍尚未及冠的次子袁熙、幼子袁尚,都事急从权,接连与安平张氏、巨鹿刘氏联姻。也不知道袁绍许诺了多少条件,反正总算是安抚住了躁动的冀州士族。和袁绍相比,魏哲的日子就要朴实无华多了。刚回蓟县放松了没几天,便四下巡视各处屯田,组织屯兵屯民秋收。秋收结束刚松口气,他又安排各处屯田准备宿麦种植事宜。秋忙秋忙,简直忙成狗。可即便是这样魏哲也没忘记关怀南下的草原俘虏,和他们好好团建了几次。先是安排他们修复光武旧渠戾陵堰,后见这群胡人还有力气闹事,就干脆让他们继续疏浚河道,直接引永定河水入车箱渠,灌溉蓟城周边农田。并且由于幽州已经大面积开始屯田,对灌溉用水的要求大幅度提升。魏哲又命草原工程队在幽州四处奔走,开凿配套的小型沟渠。比如新建的督亢渠,就是引拒马河水灌溉两岸,直接新增良田百万亩。虽然这期间工程队累死了不少人,但是好在没有人敢闹事了,毕竟敢闹事的胡人都死光了,剩下的基本上都被磋磨的没了锐气。可以说这一波魏哲简直是一举两得。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石三鸟:既有益民生,又解决了俘虏安置的问题,同时还让幽州汉人出了一口恶气。也就是魏哲有数十万屯兵压阵,不惧这三十多万胡虏作乱才能如此用人。若是换做以前的洛阳公卿,恐怕早就内迁赐封了事了。相比之下,魏哲的手段显然更让汉人欣赏,至少幽州士民皆喜,即便一直暗地里对魏哲大兴屯田颇有微词的幽州士族,这回也是由衷称颂。夸赞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群人终于认清现实,开始主动向幕府靠拢。这点即便是对当下的魏哲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士族掌握的资源相当重要。它们虽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群体,但会在利益相关中形成某种共识。而魏哲想要做的事情虽然与士族利益相悖,可这并不妨碍他现在希望获得士族的支持——支持力度越大越好。相比之将士族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排除在外,魏哲更希望让他们“为我所用”。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