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清理门户【1/2】(1/3)
东山书院,藏书阁。当魏哲赶到之时已经是傍晚,但郑玄、蔡邕等人却依旧在阁上未曾离去。卢植亦是如此,实际上五日前来了此地后他就未曾离开。即便卢植知道魏哲将宫中秘藏带回辽东安置于礼不合,却依旧没有说什么。在先贤典籍这方面,这些老头一个比一个开明。毕竟过去这些典籍放在皇宫之中也不过是束之高阁,少有人看。但即便天子从不过问,外界的人想要阅览也是千难万难。尤其是眼前的这几位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已然进入了著书的阶段。如此一来,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加珍贵了。因此当魏哲开口后,书山之中的卢植甚至连手中的竹简都没放下。话说魏哲在中原搅动风云的时候,卢植在高句丽其实也没有闲着。他不仅从无到有的把安东都护府的架子搭了起来,还令安东十四国格局稳定下来。本来试图侵吞高句丽残骸崛起的扶余国,则在卢植的手段下渐生嫌隙。其实卢植的手段并不复杂,就是利用望平胡市的交易额度来左右局势。不错,扶余国的率滨之马确实是天下名马,可是和谁买都一样。他们可以和老而不死的扶余王交易,也可以和那些等得心焦的王子交易。卢植不懂什么市场优势,也不懂什么经济殖民,但他懂人心。一个在位长达六十年的扶余王,足矣让很多扶余贵种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卢植没有另外扶持什么扶余小部,而是在扶余国内部下功夫。如今虽不至于有什么南扶余、北扶余,但已然差不多有分裂之势。只待扶余王尉仇台这个超级耐活王去世,扶余国恐怕就要陷入内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安东都护府要做的其实不多,克制反而是最好的推波助澜。故此魏哲话音一落,只见卢植随意的点了点头:“可。”“不过右北平太守便算了,给老夫在书院留个位置就行。”郑玄闻言亦是感慨道:“元子良于圣道有功,给个安东都护委屈了,若是朝堂……”只是说到一半郑玄便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不过魏哲却明白他的意思,确实,以元骏的功劳换个九卿真一点都不过分。但问题在于如果不是朝堂大乱,元骏又怎么能有这种立功的机会呢。然而卢植虽然答应了,魏哲却还不满足。只见他从袖中掏出一份信件递给了卢植。“这是何物?”卢植纳罕。“韩冀州的救援信!”魏哲直言不讳道:“公孙瓒以讨董之名攻伐冀州郡县,韩冀州不能敌,故向我求以援手!”若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