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畅游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安乐公> 第一百一十九章徐钦手里的绞索(2/5)

第一百一十九章徐钦手里的绞索(2/5)

司令为准。凡奏事以论对错为本,不得以攻讦为事。

    言下之意,这件事暂时还是海蕃司说了算。你们这些言官,说事情要先论对错,不要上来就攻击人。

    这政令本身有错么?单独发政令本身有错么?

    这个是可以讨论的,如果错了改就是了。没错就不要鸡蛋里挑骨头。

    御史又开始上书详细讨论这两件事,陈瑛一反常态纹丝不动。

    他嗅到了朱棣的用意,这件事根本就不是要讨论,这根本就是在拉偏架。

    皇帝下场拉偏架,不可能打赢。

    最后不但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还会被这位陛下反感。

    看来徐钦并不想传说的那样,圣眷不在了。至少现在不是。

    而且御史言官叫唤的这么欢,但是内阁学士和六部尚书,,没有一个开口的。

    不过没关系,只要离开了陛下身边,早晚会被忘记,陛下会起疑心,到时候就有他受的。

    果然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无论商人怎么努力,朝中这些官员渐渐的都不动了。

    此时去朝鲜贸易的船回来,原本都要到恩设榷场了,但是现在只能掉头去海蕃司。

    这个时候,恩设榷场的商人才明白,徐钦手里依然抓着绞索,随时可以勒紧他们的脖子。

    赶紧去拜会徐钦认错,可惜徐钦已经上船。

    一路顺流而下,到了扬州徐钦停了一下。都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而且这个地方是两淮盐商的地盘。

    代德清已经在这里等待徐钦了。他要给徐钦一份大礼,顺便提一点小要求。

    徐钦下船的时候跟着两个人,一个是弟弟徐镐,另外一个是圆滚滚的小胖子,朱万壑。

    就是家里有矿的朱掌柜的小儿子,圆墩墩的馒头脸,五官都集中在中间,看起来就是个包子。

    他的脸上最难找到的就是眼睛。

    人家投资了五十万两银子,大儿子朱万川已经在海蕃司任职,小儿子跟在了徐钦身边。

    此时的扬州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恢复了繁华鱼米之乡和烟花风流的模样。

    徐钦在这里停下,不止是接受代家的招待,更重要的是见一见扬州商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