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民风淳朴北峪村(2/6)
探讨一下哈,我瞅着,这三层翘昂的卷杀弧度是不是....不够流畅?”
“不够流畅?我瞅着,还行啊,挺气派的啊。”鲁达手搭凉棚,掐着腰,也跟着瞅了半天。
那位刘工没说话,只是越看越皱眉,终于开口道,“是有点儿,怎么说,木,呆。李总,倒是好眼力。”
李乐指了指,“刘工,我多句话,这种明代做法该是......”他捡起木屑在地上勾勒曲线,“起拱线要再上挑三分,让昂嘴如鸟喙探云。”
刘工凑近细看,“嗯,应该是。”
“现在还没上瓦,还好改不?”
“好改。”
“成,那就改,别怕麻烦。”
“好,那谁,去把隔壁院儿的木工胡大师傅叫来一趟。”刘工叫起一个正在搬砖头的小工。
小工忙不迭点头,颠颠儿跑去叫人,没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削,穿着胸口印着“紫禁城修缮处”工作服的老师傅走进院子。
“刘工,您叫我?”
“对,这个活是您三徒弟做的吧......”刘工拉过胡师傅,两根开始嘀嘀咕咕。
李乐瞅瞅,一扯鲁达,“走,那边看看,让他们聊。”
几又绕过堆着荆笆的影壁,走进刚完成瓦作的正房。屋顶工人正用灰铲勾抹筒瓦缝,檐口的花草盘子残留着半幅模糊的牡丹雕纹。
“瓦当补了三十七块,缺的让窑厂按光绪年的残片复烧。”老赵掀开防雨布,露出墙角码放整齐的旧瓦,瓦背“广丰窑”的戳记还沾着泥。
李乐拾起半片残瓦掂了掂,青苔渗进陶土的肌理里泛着凉意,“这滴水檐得用筒瓦,赵叔,新烧的瓦釉光太贼,老瓦的灰皮是百年日晒雨淋的味道,还是尽量在周边找拆房的老料。”
“嗯。不过这妙峰山周围的地方都转过来了,老的瓦真没剩多少,这几天,他们物料组的人,都已经去到密云、延庆了,我想着再不行就得去五台,张家口那边转转。”
“辛苦了,赵叔,咱还是那句话,修旧如旧,别怕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