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你想好,选哪条?(2/7)
,“所以喽,就是现在定下的基调,稳定压倒一切,时间换取空间。第一步,你们做完了,调整评比结果,安抚学生情绪,先把人安全弄回学校。第二步,就是组成调查组。”
李乐心领神会,“调查组?那岂不是就是一个方向?”
马主任轻笑一声,“它的构成,很有意思。学工、教务、保卫处、当然,也少不了其他旁观院系代表,以示公允。”
“而调查本身,就是最大的冷处理和切割工具。 它会启动,会谈话,会收集材料,会形成报告,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耗散掉大部分剩余的怒火和关注度。等报告出来,尘埃落定,一切早已时过境迁。”
他拿起笔,在空白的便签纸上随意画着圈儿,“至于报告怎么写?重点落在哪里?那就看‘调色盘’怎么用了。如果是你,你怎么用?”
李乐琢磨琢磨,笑道,“学生冲动是事实,管理细节有疏漏也是事实,承训流程有可改进之处更是事实。 多面下笔,各打五十大板,最后归结为沟通不畅、处置经验不足,提出几条不痛不痒的改进建议。”
“比如加强军训前思想动员、完善评比细则透明度、强化校地协调机制......最后,全体鼓掌,皆大欢喜呀。”
听了这话,马主任一副老怀甚慰的表情,颔首,摸烟,小李秃子立马狗腿上身,捏起火机,“吧嗒”,凑过去。
“那……化院那边?”
马主任嘬了口烟,“嘿嘿,在体制这台精密仪器里,处理一个人,尤其是动一个位置敏感的人,其成本往往远高于处理一件事,或者一群人。”
“这里面,牵扯着学科资源分配、项目申报渠道、甚至某些实验室背后的金矿。那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博弈过程。”
“一次军训风波,撬不动那个级别的杠杆。它最多成为一个谈判桌上的小砝码,或者在某个关键时刻,被人翻出来作为攻击的由头。仅此而已。你知道化院多大么?”
“大概了解一点儿。”李乐回道。
“咱们小门小户的,和人家一比,就是普桑对上保时捷。”马主任掰着手指头,“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