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一南一北,心照不宣(4/5)
线。这种模式稳当可靠,但组合方式相对固定。”
李泉深有感触道,“是啊,大城市生存靠规则,小城市生存靠关系。”
“所以喽,你没有关系,而孩子又在这种靠人情关系的环境中长大,怎么办?大概率还是奔大城市。”李乐手一摊,“再说,思维方式。”
“大城市孩子多数被训练成,遇到困难,找资源,试错,改进。这种能力能迁移到生活各个领域。而小城孩子更多是听话模式,家长让学啥就学啥,老师让咋做就咋做。”
“小叔,现在不有互联网么,信息差不就能很快的被拉平了么?”李春想了想,“我回麟州,那些朋友也能和你聊上一些新玩意儿,穿的,用的,玩儿的,包括眼界,都能赶上不是么?”
李乐摇摇头,“现在包括以后一段时间,互联网看着把信息差拉平了,但真正值钱的,还是在大城市圈子里打转,这差距不是上个网就能追上的,得整个人脉网络和认知体系重塑才行。”
“大城市的孩子,通过空间符号的日常浸润,能更早建立与主流体系对接的思维通道,构建高阶认知模型。这种无意识的能力培养形成认知降维优势。我这么说,你明白了么?”
李春琢磨琢磨,“小叔,我们学过政治地理学,讲过一个叫空间权力格局的,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理解?”
李乐用欣慰的眼神,看着李春,揉了揉她的脑袋,“一部分吧,但那部分,说起来,很残酷。”
“哦。诶,不对,你擦手了么?婶子~~~~,你看看小叔。”李春扒拉着大小姐。
“你又欺负春儿!”
“婶子,掐他!”
“哎呦,别,别,吼吼吼~~~~”
看着李乐被“收拾”,中厅里,弥漫起叫做“幸灾乐祸”的笑声来。
好一会儿,笑声停了,才听到老太太说道,“在大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孩子用霓虹丈量世界的广度,而在家乡的繁星原野上,孩子们们月光守望心灵的深度,没有什么高低,因为每个人规划不同。”
“就像小李枋,以后就在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