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吾欲与君共谋,干大事!(4/6)
企业愿意花很高的代价获得这500万,假设目前借贷金融融资渠道,,只有一家银行能够借这100万,那么这家银行完全可以把这100万的利息抬到一千万。而实际,这就产生了一种关于钱的极其巨大的稀缺,所以就算利息一个亿,企业和银行,仍旧在这个交易中双赢,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总体利益的增加。 ”
李乐想了想,说道,“钱这种特殊的商品在整个社会都是具有稀缺性的,但因为边际效应,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关于钱的稀缺性的巨大的差别,这种稀缺性之就形成了市场存在的前提,也就有了交易的意愿。”
安德鲁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你认为交易的实际是信用或者什么信任,但在我看,也就那样。”
“信用只是担保交易的一种保障,货币的本质可以说是信用,而交易的本质实际上是双方均从交易中获益,即使完全没有信用,双方都认为对方完全不可信,只要交易双方本身能够从主观里,从哪个交易中获益,交易仍旧能够达成。 ”
“你的意思,是交易的根本在于有利,而不在于有信?”
“是啊,最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生活告诉我们,谈钱就不要谈感情。哈哈哈哈。”
“你这话,我怎么觉得和当你降低预期,收获的都是快乐一个意思?”
“可不,别在金融市场谈感情,那是经济的事情。用商品交易钱等于消费,用画饼交易钱等于投资 ,用未来的钱交易现在的钱等于借贷,用经济权益交易钱等于证券。”安德鲁摆摆手,“首先要把钱理解成一种商品,金融的作用就是将没那么稀缺的钱卖到的稀缺性很高的地方去。 金融就是卖钱的生意。”
“补充一点,奥地利学派从人的行为本身去理解交易的本质,交易一定是双方都认为交易有利。而马老师则认为交易时双方对交易的两个客体形成了价值等同的判断,因此交易成型。每个人都有必要从直觉出发,判断这两种说法的哪种才是更符合事实。”
“那咱们不水这些伦理纲常的,如果我想开始搭建自己的金融服务平台,你能不能来帮我?”
“不聊这些伦理纲常,我不也没办